“书法家”

刚学会提笔写字的时候正值五年迫害时期,小学五年里那个班主任现在想想还颇有余悸。那时每天的作业都是抄N遍当天课文的词语解释,每个寒暑假的作业就是抄N遍本个学期课文的词语解释,一本小学语文词典抄了不下十回,熟练到对每个词的反应近乎条件反射,词语还没报完就能把解释背出来。背不出来的话,当然是要挨索子抽手心的,随机附赠的还有拧耳朵、抽耳光、自残(就是自己拿自己的手去拍桌沿)等等等等,反正是五花八门,相同点就是每种方法都能让你痛不欲生而又不会留下生理上的后遗。

要相信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,无论多么艰苦的环境都能找到苦中作乐方法,更何况是纯真的童年。那时娱乐项目之一是作业比赛,老师常常把作业布置下来就不知闪到何方去了,我们便在教室里比赛,一时整个教室里都是沙沙的写字声,然后某人把手一举,高呼一声:”我写完了“,引来数十双羡慕的眼神(羡慕他这么快就脱离了苦海),了解到差距后各自计算一下成为第二的可能性,继续奋斗。班上有多少人语文出色不敢说,反正我们就是不缺书法家,还都是狂草派的。那个年代还培养出不少走偏锋的人才,能一手握两支甚至三支笔写字,速度自然不用说。

还记得那时写得最快的“书法家”的家伙叫夏勇,常常能得到老师的“关怀”,一顿打骂自不用说,时不时还给些锻炼的机会——重做。没想竟然逼出了那个家伙对写字的兴趣,还报了了书法班,有空就练练字,当真造出一个书法家来。我当时也算半个“书法家”吧,偶尔能得个第一,但老师的“关怀”就少了很多,最终没能成为真正的书法家。

老师还不急,我爸先急了,暑假时要我在家练正楷。我一笔一画的写起来那字倒也还是个方的,但真正的要写字时就变得不伦不类了,至今如此。

说了那么多历史,其实今天要说的就是:别人介绍给我一个软件,可写出漂亮的毛笔字,叫Ougishi。唯一的缺点是它竟然是日本人编写的,实在是国人的悲哀。打开软件,在画板上小心地写个汉字,就可以调整它的草书、笔脉、轻笔、连绵、宽度、抑扬、飞白,然后点击“变换”,刚才可以说丑的字立马就变得有书法的味道。还它预设了行书、草书、王羲之、怀素、徽宗、苏轼等十来种风格。